孔庙
位于山东曲阜城内的孔庙是中国三大宫殿建筑之一,其规模仅次于故宫古建筑群,中国最大的祭孔要地是国家级重要文化艺术遗产。 孔庙南北1公里多,东西约200米,占地327亩,周围有围墙,四角上建有角楼。 庙内有大厅殿废400多个房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废、两堂、双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个进入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非常雄伟,曲阜城可以说完全是为孔庙而建的。
孔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 殿宽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占地面积1836平方米,金碧辉煌,是中国现存的巨大古建筑之一,与故宫太和殿无差别。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10根石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两条巨龙,飘扬在云中,两龙之间有宝珠,故名“二龙戏珠”。 石柱都是石刻做的,气势磅礴。 殿上有一尊巨大的孔子雕像,雕像高3.3米,朝气蓬勃,威势不强。 孔子像的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 还有“十二哲”的雕像,身高2米。 大成殿前有亭子,叫“杏檀”,是孔子晚年讲学的地方,杏檀设教,弟子三千人。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的东西二废陈列着大量的碑文,特别是这里残留的汉碑在全国最多。 历代碑文也有珍品,被认为是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 最珍贵的是汉魏六朝石刻22张。 其碑文大多仅次于西安碑文,因此有我国第二碑文的名称。
金声玉振坊孟子对孔子说:“什么是孔子的集大成。 大成者,金声和玉振之也。 金声也好,最初的秩序也好。 玉振之也是道理”。 “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打钟(金声)开始,以打磐(玉振)结束。 这象征着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的大成,赞扬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因此,子孙将孔庙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金声玉振坊石刻、4楹、石鼓夹持、4根八角石柱顶装饰着莲花宝座,座位上分别雕刻着古风独角怪兽“辟天邪”,俗称“天吼”。 双侧坊额浅雕云龙戏珠、明间坊额填色四个大字“金声玉振”,笔力强劲,由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缃宗题写。 坊后是单孔石拱桥,桥面是二龙戏珠的石阶,桥下的清流绕过半圆,这是面包水,但遗憾的是面包水被石头复盖,只有面包桥被保存下来。 桥后面各有石牌,立于金明昌2年(公元1191年),刻有“官员等在这里下马”,被称为“下马碑”,过去的文武官员、平民经过,必须下马下车,表示尊敬,即使皇帝祭奠孔子,
棱星门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代人认为它是“主得士之庆”。 古代的祭天,先祭祀灵星。 孔庙设门名灵星,尊孔如尊天。
棱星门在面包水桥之后,四楹三之间。 石柱铁梁,铁梁铸有12个水龙头阀。 在四根石柱中装饰祥云,用愤怒的目光雕刻坐着的天将。 额头上刻有火焰宝珠,明间额坊由上下两层石板组成,下层刻有干隆帝的手写“梼星门”三个大字,上层刻有窗框的环形图案。 明代这扇门是木制的,清干隆19年(公元1754年)翻修时是“易以石”。
梶星门建二坊,南为太和元气坊,此坊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春,形制与金声玉振坊相同,坊额题字系山东巡抚曾生过手笔,称赞孔子思想如天地生育万物。 北边是圣庙坊,明额题刻篆字,坊明代原刻“宣圣庙”3字,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容易成为现在的名字。 坊是汉白玉石刻制的,三间四柱,柱子装饰祥云,额坊装饰火焰宝珠。 人为赞扬孔子思想对我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采用了“德侘天地”、“道冠古今”8字。 意思是他的贡献像掠夺一样大,他的主张对古今来说是最好的。 这是因为孔庙第一住院落左两侧建有两座对称的木制牌坊,东题“德侘天地”,西题“道冠古今”是孔庙的第一个偏门。 两坊建于明初,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 建筑是木制的,三间四柱五层,黄色琉璃瓦,如意斗拱,明间十三踏,稍间九踏,中间夹小屋顶五踏。 坊下各装饰着八只石雕怪物。 中间的四只天禄,麟摇尾巴,脖子长指甲灵的两边四只辟邪,生气的眼睛扭头,形象奇怪。
圣时门据《孟子》说:“伯夷,圣之清者也。 伊尹,圣的导师。 柳下惠,圣之和也。 孔子,圣时也是。 “”“意思是孔子是圣人中最合适的时代。 由此,清世宗于雍正八年( 1730年)制定了孔庙的正门名“圣时门”。 圣时门建于明永乐十三年( 1415年),三年间,弘治年间设有拱门三券,碧瓦休山顶,周围是深红色墙皮,券内是杏黄墙,前后石阶上有石刻龙陛下。 从拱的内侧看,有深深的不可预测的感觉。
过了圣时门,砰地一声打开,满是这么大的院子,古柏森,树荫地,芳草。 三座拱桥纵跨,水横过,碧波流过,荷叶田,环水上刻着玲珑的石栅。 水被“像墙一样围着”,故名为“墙水”,桥因此而得名,被称为“墙水桥”。
桥的南边东西两个门,甬道相连,东边的牌匾是“快看门”,取李渤海“像景星凤凰一样,先看”的话,也就是“先看快”的意思。 西匾的《仰高门》取自《论语》《仰之弥高》的话,赞扬孔子的学问很深奥。 这是孔庙的第二个偏门。 以前只有皇帝的祭祀才能走正门,通常人是从仰卧的高门进庙的。
弘道门墙水桥北是弘道门,是明洪武10年(公元1377年)时的孔庙之门,清雍正7年根据《论语》《人能弘道》的钦定,赞颂孔子明确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之路。 门下有两块元碑,东四棱碑是《曲阜县历代沿革志》,记载了曲阜的变迁沿革,史料价值高的西碑作为《处士王处先生墓表》有书法价值,1966年被转移到孔庙保管。
大中门一过大中门,就进入孔庙的第四个院子。 院子里稀稀落落,古树青翠,鸟类翔收集夏天的鹳鸟舞鹤,鹭鸶翩翩起舞,冬天春天的喜鹊麻雀喧嚣,乌鸦噪音慢,看起来很幽雅。
大门的原名是中和门,比弘道门长且窄,一共5间,原是宋代的孔庙门,后来明治时修理,今门建于清代。 门的左右两侧禹有绿瓦的角楼,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为使孔庙像皇宫一样威严而建造。 角楼均3间,平面作曲尺形,站在正方形的高台上,台内侧有马道可以上下。 这座二角楼瓦庙的东北、西北二角楼构成巨大的长方形,供守卫使用。
标题:【游讯】曲阜孔庙景点攻略()
地址://www.manthraah.com/lyxw/1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