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考察圆明园全盛期到底是什么样子。 但是,从1860年圆明园被烧毁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100年间,许多西方摄影师拍摄圆明园及其周边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以下选择的古典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不知道的圆明园的情景。
1、英法联军从军记者维特
比托是全名费利斯比特felice a beato,意大利人,1860年2月比托随远征军来到中国。 他是第一个用相机记录中国战争的摄影师。 1860年8月末,大沽口炮台陷落后,比托拍了大沽口炮台陷落后的照片,之后比托与英法联军一起战斗于通州县城,参加了英法联军和清军八里桥之战,最后一条路去了圆明园。 贝特还拍摄了大量西郊皇家园林未被破坏前的照片。
2、学习摄影技术,在皇家园林遗迹拍摄的第一位摄影师汤姆·理查德
汤姆·理查德( ThomasChild1841-1898 )于1841年出生于英格兰madeley的建筑师。 1870年5月,他被客户企业雇佣了设计北京地区军事管辖区的燃气系统。 汤姆·理查德是唯一学习早期摄影技术,在圆明园和清含园崩溃后的遗迹中拍摄的摄影师。 一个冬天,汤姆·查理万寿山清含园遗迹为了寻找从湖里拍摄的最佳视点,不得不去冰上拍照。 由于具有冬天拍摄的摄影技术和专业精神,汤姆·查理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冬天清含园和圆明园的照片。
3、“北京通”瑞典学者喜仁龙
喜仁龙osvald.siren,( 1879-1966 )出生于芬兰,意大利美术史学者,评论家。 先后于1921、1930、1934、1935、1954、1956年来华6次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最有趣的是,从1921年到1922年在北京逗留期间,喜仁龙认识了很多当时的民国上层人物,他的考察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成为了被允许进入西郊皇家园林的少数外国摄影师。 因为喜仁龙来到圆明园的西洋楼拍摄的时期很早,所以后来拍摄了几个摄影师没有拍摄的珍贵建筑物的遗存。 比如绮春园宫门,仙人叫露基台,三孔石桥和西洋楼线法门,线法壁遗迹等。 这些珍贵的照片至今还留在瑞典博物馆里。
4、在战争中偶然取得那个拍摄成绩的德国摄影师亨茨·冯·佩克·哈梅尔
亨茨冯佩克·哈梅尔heinz von perckhammer(1895-1965 )出生于奥地利,亨茨冯佩克·哈梅尔的父亲曾经是摄影师,年轻时不想接受父亲的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亨茨冯·佩克·哈马尔应征入伍,当时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的水手和部队一起来到中国胶东半岛与日本交战。 他在中国总共住了将近十年,从这时开始对摄影感兴趣。 亨茨冯·佩克·哈梅尔考察拍摄了圆明园西洋楼遗迹、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颐和园,1928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图画书《peking》。 图画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关注。
5、优秀的德国女摄影师赫达莫里森
哈德森morrison(1908-1991 )出生于德国南部的斯图加特,父亲是出版社。 赫达从10多岁开始就有玩弄照相机的机会,因此影响了之后的一生执着于照片的乐趣,最终成为了摄影师。 24岁时( 1933年)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中国北京由德国人开设的哈同照相馆招募了会说英、法、德语的女摄影师,她应聘了。 还是和这个照相馆相当,赫塔莫里森一个人来了神秘好奇的中国,在中国住了13年。 她在中国住了一万多张。 海达莫里森拍的西郊皇家园林的照片不仅清晰度高,而且有艺术性,海达莫里森拍的照片大多很有美感,不是西郊皇家园林艺术和建筑历史完美结合的西方摄影师。
标题:【游讯】老照片告诉一个你不知道的圆明园
地址://www.manthraah.com/lyxw/18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