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习惯了江南多雾多雨的小镇。你知道中国西南还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古城,小桥流水环绕?我给你看。
上里古镇介绍:
丽珍,东有名山邛崃,西有庐山、雅安,地处四县交界处,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所谓南丝绸之路,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出现了。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出德宏,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又名“蜀沈度道”,全长200公里。和西北的“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绸之路”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镇的街道铺着石板,建筑的建筑是木亭子,错落有致,五颜六色。木窗、房檐由浮雕、空雕刻和马赛克雕刻组成。画面生动。精致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却失去了光彩。然而,
上里古镇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也是林琼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岗位。上里位于两河交汇的夹角内,民间传统是“财源”聚集的宝地。古镇依山傍水,山水田园诗般的山丘,木屋为宅,石板为街,十八山“十八罗汉朝观音”。以二仙桥为代表的八座古代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上里古镇的建筑格局以空为特色,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为主。古镇的街道主要排列成“井”字形,而且不宽,两边都是老式的人行道。木结构是古镇的主体建筑,意思是“井里有水,水火不相容”。水被用来生火和祈祷城镇的和平。
古镇里的房屋保存完好,大部分是青瓦房。街道中央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戏剧坝。原戏楼两重檐歇山顶,是四川米德菲尔德镇少有的巧妙设计。现存石桥很多,以“二仙桥”为代表。上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欠发达。然而,许多非农成分的渗透也使该镇的经济得到发展,规划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式。
近年来,一批影视剧如《聊斋志异》《山外好去处》《今夜别回家》《山酒吧的被告》等都把此地作为外景,来此的游客逐年增多。
主要景点
文峰塔,又名字体塔,建于清同治五年。塔下有一个纸灶,是上里古代官员和学者用来烧纸的。
相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感谢尼姑养育自己的恩情,下令全国所有名山都要修建宝塔来供奉智贤的舍利子。
高桥建于清十四年。这座桥有三卷。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条人行道,桥上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条人行道,桥上桥下均可使用。也叫清代立交桥。
双街小牌坊建于清道光十九年。清廷为了褒扬韩家固的儿媳,修建了孝道牌坊。
位于古镇南四家村老古道(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横幅上刻着“双孝”二字,脊顶正中刻着“圣旨”二字。
厂房结构为四柱三室十二翼檐脊,石雕雕刻,石雕彩绘。它是用当地优质的应时红砂岩建造的。高11.25米,深3米,底宽7.8米,檐高1.1米。
作坊上的图片装饰有图案、历史故事、戏曲方脸、牌匾对联等。,自然简约,雕刻精致,灵动逼真。作坊里只有鸟兽鹤立鸡群,画墙之间陈列着一群群戏剧场景。石材车间完工后,会涂上石蓝、石绿、石红、金箔。
一对12米高的六边方形双斗石桅杆竖立在厂房前30米左右,更加雄伟壮观。
建于清嘉庆六年的九代同居石牌坊,记录了陈一家1000多人共同生活的历史。它被称为汉族最大的家族,因其家谱石作坊而两次被朝廷嘉奖。
位于古镇董家山犀牛望月处的“九命”和“陈氏孝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牌坊,属于陈氏家族的石牌坊,五代至九代迁到上里。该家族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当代中国最大的汉族家族。先后两次被法院表彰,并建立了家谱石作坊。另一个贞节广场的修建是因为陈家的一位妇女守节并发号施令。两个牌坊排成一条直线,牌坊前30米竖立着一对八轮两斗的石刻桅杆。
从1935年6月到1936年2月,红军经过金笳山脚下的雅安与红四军会师。上里古镇有70多个红军石刻标语,大部分集中在古长镇。是雅安市红军石刻标语最多的乡镇,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方面是军队继续北上,另一方面是四方面军因为路线错误南下。红军驻上里期间,为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政治部设立了“认真、德诚、紫光、尊重安全”等四个代号,刻了70多条标语,如: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共产党是为穷人服务的政党,赤化是整个四川,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是北上抗日的主力。
红军离开后,当地人用石灰和泥土覆盖和保护他们的石头标语,解放后,他们拆除了盖子,使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恢复了原来的面貌,成为今天群众革命传统教育的真正教材。雅安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85年7月,雅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红军石刻标语为雅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雅安市于1991年被命名为革命老区。
时至今日,红军长征时留下的石刻标语依然保存完好。现在,一些零散的石刻标语已经集中在白马泉的院子里。计划建设一个红军石刻陈列室,用于陈列、宣传和教育,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里古镇有两个保存完好的汉式建筑群,一个在四家村,一个在古镇。大院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大院内的雕刻三代完成。雕刻内容以戏剧和历史典故为基础,其独特的镶嵌雕刻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
韩家大院位于上里镇四家村,建于清朝之前。这个大院有独特的地方建筑特色。采用桶型木结构、蓝瓦屋顶组成的四合一天井古建筑群。靠近地表,采用石墩作为柱基,石板作为楼板,并镶嵌角方。
这种建筑形式具有很高的抗震和防潮性能。雕刻装饰中:门窗、桌子、隔墙、围栏、屋檐、裙边、檐帘等。,随着民间雕刻艺术的不断变化,它呈现出简约的造型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通过工匠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造型技术,在建筑和室内陈设的各种表面上创造和装饰了1000多件精品。所有的雕刻艺术品都给人以民间装饰美的享受。该大院于1985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仙桥位于龙溪河畔,古镇以西约200米,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干龙一、二号建筑被洪水冲毁,三号建筑建于青干龙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该桥为单孔高拱石桥,桥面两侧有石质栏杆。这座桥与周围的山、河、田形成对比,有一种江南美景的感觉。
站在桥上物体和阴影的倒影水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桥南场立有数十个馒头和小山,名曰“十八罗汉拜观音”;天台山在桥的北面。如遇晴天,可品尝天台山山脊组成的巨型卧佛。
二仙桥建于清朝。二仙桥的名字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桥建成的那一天,附近各州县的名人都来祝贺,人们都来桥上踩桥来命名。没想到,两个乞丐坐在桥头拦住了过桥的人...所有人都做到了,两个乞丐跳进水里,刻了两个“石包”。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不是乞丐,而是两个神,所以他们是
龙溪河上的二仙桥,位于古镇以西约200米处,为单孔石拱桥,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桥与周围的山、河、田形成对比,有一种江南美景的感觉。桥面两侧有石栏杆,中央刻有龙头和龙,桥头建有宝塔,正面和二仙桥有浮雕雕像,塔壁刻有文字,描述了三次建桥的过程。至于三桥建设,民间传说清朝初期,为了方便两岸居民的生活和交通,计划在龙溪河上修建一座拱桥。前两个在建造时被洪水摧毁了。
被一个高层指出后,才知道是河内活龙的肆意游荡导致了洪水,破坏了桥梁。清朝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居民重新修建,在桥的两边分别刻上龙头和尾巴,意为“震龙”,表示龙被压在桥下以避洪水。令人惊讶的是,在第三次施工后的一个半世纪后,没有洪水摧毁这座桥。
至于“二仙桥”这个名字的由来,根据民间传说,第三座桥建成时,附近州县的名人前来祝贺,人们来到桥上踩桥给它命名。没想到,两个乞丐坐在桥上,拦住了踩桥的人...人们干涉,乞丐跳进水里,刻了两个石袋。人们意识到自己不是乞丐,而是两个神,于是把这座桥命名为“二仙桥”
白马泉建于唐代贞观元年,泉池于宋干线公路元年命名为“后”。这个弹簧是中国十大具有独特特色的恒温间隙弹簧之一。因落潮时能听到马蹄声而得名。
白马寺建于唐末,位于龙头山脚下古南丝绸之路旁,与天台山相连。寺内现存观音石刻和唐代开凿的古神井尤为罕见。还有明代的仲婷、照壁、石雕猛兽、佛道石雕香炉。
喷珠泉常年不枯,从池底随时可以看到一串串珍珠般的气泡。池边矗立着清代亚洲太守黄云谷题写的“喷珠泉”碑。
白马泉传说
历史上佛教圣地白马泉的位置,原名“龙源”,不过是一滩水。相传唐僧西天取经,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条路。南路曾经穿过白马泉。唐僧往庙里拜,白在庙外等候,因渴饮泉水。
这泉水与东海相连,看到龙马,潮起膜拜。当地的和尚看到后非常惊讶。唐僧一行离开后,立即在泉水周围建了一个水池,原来是用来解决生活用水的。后来住持和尚受菩萨开导,得知原委,便把“龙源”视为圣泉,改名为“白马泉”。白马寺的香炉上,仍然雕刻着以唐僧取经为主题的浮雕。
众所周知,白马泉诞生于定宣(公元1165年),宋干线公路元年。因为川西南连续三年干旱,附近县的官员和群众都来这里求雨。一次偶然的机会,春池涨潮时,紧接着是一场暴雨,从天而降露水,上面的秧苗变绿起皱,春池被命名为“后”。传闻当时观世音菩萨路过此地,看到当地百姓遭受旱灾。他们慈悲为怀,倒出一瓶水,滴了三天甘露,以缓解干旱。
当时一滴露珠落在白马泉边,形成一股清泉,清泉甘甜,长年取之不尽。为了了解菩萨的解救,后人在唐朝永乐年间的这个春天的背面建了观音寺。他们在岩石上雕刻观音像,并将泉水命名为“观音泉”,以示感激。今天,白马寺观音堂内的莫言“十八罗汉拜观音”塑像是唐代铸的,堂内的泉水是“观音泉”,也是中国佛教中唯一一座有泉水的建筑。
题目来源:四川旅游
http://www.youxiake/sc/
标题:[游讯]西南古镇——上里古镇
地址://www.manthraah.com/lyxw/7660.html